查看全部評分
使用道具 舉報
厲國
今隨縣厲山鎮(zhèn)。又稱“賴國”。相傳系厲山氏(即烈山氏)后裔所建,姜姓。據西周初年的銅器《太保玉戈》銘文考證,厲國至遲在商代末年已經立國,西周初年已成為周的諸侯國。春秋早期,厲國成為楚之與國。魯昭公四年(前538年)亡于楚。
唐國
位于隨縣唐縣鎮(zhèn)。據西周早期銅器《中觶》銘文考證,唐國遲在西周早期就已立國,文獻上最早出現(xiàn)在西周晚期。一說認為唐國系由北方遷徒而來。其族姓一說系周的宗支,屬姬姓;一說為祁,系堯之后。據《左傳•哀公十七年》載,春秋早期,楚國就憑武力威服了唐國。春秋中期,唐國淪為楚的附庸。前505年滅于楚。2001年在鄖縣五峰鄉(xiāng)喬家院出土的唐子墓,隨葬五件銅禮器,鼎、鈚、盞、盤、匝,即有3件銅器上有銘文。三件銘文中皆有“唐子中瀕倪”,認定為古唐國君侯墓無疑。
曾國
位于隨州市曾都區(qū)。傳世的文獻中不見國名為“曾”的國家,但是有國名為“繒”和“鄫”的兩個國家。一為今河南方城縣一帶之繒國,二為今山東蒼山縣西北之繒(鄫)國。不過,考古卻發(fā)現(xiàn)今湖北隨州之曾國。1978年發(fā)現(xiàn)曾侯乙墓,表明在戰(zhàn)國初年存在以“曾”為名的諸侯國;或謂此曾國即史籍上的隨國,一說曾、隨為二國!薄掇o海》釋“鄫”同 “曾”,古國名,在今湖北隨州市一帶。1979年,在隨州城郊季氏梁一座春秋墓中出土兩件青銅戈,其中一件銘文為:“周王孫季怡孔臧元武元用戈”;另一件銘文為:“穆侯之子西宮之孫,曾大攻(工)尹季怡之用。”“季怠”為曾國的大工尹,是曾國先君穆侯之子西宮之孫,又稱是“周王孫”,說明曾國的確是周朝分封的姬姓國。1994年,在隨州義地崗墓地發(fā)現(xiàn)了三座曾國墓葬,所出6件有銘銅器均為曾少宰黃仲酉所作。到現(xiàn)在“曾隨之謎”還未解。
陳國
位于隨州市區(qū)。1979年,在隨州城郊季氏梁一座春秋墓出土了鼎、編鐘等37件銅器,其中有銘銅器有陳公子仲慶簋一件。
本版積分規(guī)則 發(fā)表回復 回帖后跳轉到最后一頁
|合作伙伴|手機版|小黑屋|廣告報價|聯(lián)系我們|本站簡介|無圖瀏覽|隨州網 ( 鄂ICP備11019817號-1 )
GMT+8, 2025-2-11 10:49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© 2001-2019 Comsenz Inc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