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5樓
![](static/image/common/ico_lz.png)
樓主 |
發(fā)表于 2014-5-19 16:28
|
只看該作者
(四)大破蒙古軍
滅金后,南宋獲得了蔡州一帶的地盤,而蒙古軍主力也北撤了,但是這個時候的南宋朝廷以為蒙古無暇南顧,就草率地進行北伐,意圖收復(fù)以前的領(lǐng)土三京(東京開封、西京洛陽、南京商丘)。蒙古為阻止南宋北伐,居然掘開了黃河大堤,用來阻止北伐的宋軍,繼而蒙古軍南下攻宋,北伐的南宋趙范部大敗,從此宋蒙兩家開始長達數(shù)十年的混戰(zhàn)。
1235蒙古大汗窩闊臺分兵兩路進攻南宋,雙方的戰(zhàn)事十分激烈。東路主攻襄樊,江淮,西路主攻四川。這一年,蒙古軍顯示出了它強大的戰(zhàn)爭能力,在荊襄戰(zhàn)場上連破襄陽、隨州、郢州及荊門軍、棗陽軍、德安府,南宋的整條京湖防線千瘡百孔。隨后蒙古大軍開始在湖北沿江集結(jié),準(zhǔn)備橫渡長江。南宋派大將孟珙去救援,孟珙到達后:“變易旌旗服色,循環(huán)往來,夜則列炬照江,數(shù)十里相接”,在達到疑兵的效果后又親帥大軍連破蒙古24寨,阻止了蒙古軍對南渡的企圖,大挫蒙古軍隊的銳氣。1237年十月,蒙古軍隊南侵,其中主力部隊由張柔率領(lǐng),想想4年前孟珙救過張柔一命,而現(xiàn)在張柔和自己的恩人刀兵相向,為不同的利益集團效命有種:“人在江湖身不由己”的感覺,張柔部屯兵在黃州西北一帶。孟珙率軍馳援黃州,黃州軍民喜曰:“吾父來矣!。當(dāng)蒙軍渡江的時候,孟珙利用宋軍的艨艟斗艦猛烈沖擊蒙古軍船陣,本來蒙古軍隊是陸戰(zhàn)為主,渡江的船大都是臨時征用,或者是簡易編制的木筏,竹筏,蒙古軍船陣雖然龐大,數(shù)量很多,但是單個船體則很小,孟珙充分利用宋軍船體大,結(jié)實的特點,用大船沖亂蒙軍船隊,蒙古軍隊士氣大落,隨后宋軍四面合擊,蒙古軍隊敗退,宋軍光繳獲船就達200多艘。隨后孟珙又連敗蒙古軍隊,收復(fù)襄樊諸郡和信陽等失地。
而1240年大敗西路蒙古軍的大埡寨大捷則是孟珙軍事生涯的巔峰之作.孟珙的軍事防御體系部署得當(dāng),環(huán)環(huán)相扣,遙相呼應(yīng)。接下來發(fā)生的事就簡單了,蒙古軍用自己血肉的腦袋硬生生往孟珙的銅墻鐵壁上撞。撞了一頭大包以后覺得即沒勁又很疼。而南宋方面捷報頻傳:南向施州方面的蒙古軍被孟璟部將劉義在清平(今湖北巴東)擊敗,斬獲無算。孟璟于歸州西大埡寨更是經(jīng)歷一場激戰(zhàn)后大獲全勝,蒙古軍丟盔棄甲后撤至夔州,之前繳獲的物資又統(tǒng)統(tǒng)還給了宋軍。這便是史上著名的“大埡寨之戰(zhàn)”。蒙古攻宋西路軍攻蜀,很快攻陷成都,然后分兵出擊,一部沿嘉陵江南下,直取重慶,另外一路主力汪世顯部越渠江而東,兵抵萬州。汪世顯部一路搶關(guān)奪隘,并偷渡長江,南宋軍隊節(jié)節(jié)敗退,夔州,瞿塘,施州等地相繼被蒙古軍隊占領(lǐng),此時四川的軍事防務(wù)岌岌可危。
時任樞密都承旨、制置使兼知鄂州的孟珙,對于防御蒙古大軍的計劃已經(jīng)了然在胸,審時度勢,看穿蒙古軍隊如欲渡江,必取道施、黔(今四川彭水)再入兩湖,于是他派2000精兵住守峽州(今湖北宜昌);1000士兵駐守歸州,另外還撥部分兵力增援歸州重要的隘口萬戶谷(今湖北秭歸縣西);命其弟孟瑛以精兵5000駐松滋作為后備部隊,弟孟璋率精兵2000駐守澧州以防施、黔路的蒙古軍隊。孟珙布置的軍事防御體系兵力部署得當(dāng),環(huán)環(huán)相扣,遙相呼應(yīng)。而其間孟家軍的舊將晉德從光化率軍來增援,更加鞏固了孟珙布置的軍事防御體系。雖然蒙古軍隊汪世顯部一路是所向披靡,但是在孟珙面前敗下陣來,在大埡寨被南宋軍隊打敗,汪世顯部只能匆忙撤軍。大埡寨大捷讓孟珙徹底地粉碎了蒙古軍隊從三峽入兩湖,順江東進,直抵臨安的企圖,間接地使蒙古軍隊第一次大舉進攻南宋以圖滅之的計劃破滅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