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(bào)記者 羅 毅 住城里,一年難得回一趟隨南老家,盡管老家并不遙遠(yuǎn)。但春節(jié)回老家給長(zhǎng)輩拜年,這是鐵定的。 蛇年正月初三和初五,記者來到舅舅和幺爹家。兩個(gè)舅舅住山崗上,房屋一前一后,都是院寬房亮。正月的客餐依舊與上年一樣,雞鴨魚肉滿桌大席,是那樣的豐盛。大舅說,他家里年前殺了三頭豬,有兩頭豬肉是被城里女婿家的親戚買回去。小舅家殺了兩頭豬,說是兩頭豬,幾乎是兩頭牛,每頭凈肉近400斤,一頭是城里親戚去年初就定購了。同樣交易的還有幺爹家。 農(nóng)村親戚喂豬,城里親戚采購消費(fèi)。幺爹說,他喂豬全部用的是真正的綠色食品。因住山里,坡崗地多,這些田地種出的糧蔬就成了豬的飼料源。疏菜、野草、玉米、谷糠,將一頭頭土豬喂得又肥又壯,肉煮在鍋里聞著香,端在碗里吃著甜。 舅舅和幺爹的孩子都在浙江、廣東打工,春節(jié)前都回家了。記者問在外面打工怎么樣?舅舅的兒子說今年不去了。他說,在浙江打工月工資也就是兩千多塊錢,扣除吃飯、租房,一年到頭也剩不了幾個(gè)錢。他那帶著大冶口音的妻子說女兒上小學(xué),丈夫決定在隨州找工作。幺爹的女婿是外省人,今年決定與妻子一起將兩歲多的兒子帶到廣東。他說,外地打工者的孩子可以就近上當(dāng)?shù)赜變簣@。 平和的敘談中,記者總感覺沒找到新聞,就問長(zhǎng)輩們幸福嗎?舅舅和幺爹說,現(xiàn)在吃喝不愁,操心少,日子過的很舒坦。是的,從他們的臉上,我看到了安逸和祥和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