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荊楚行”鄂州采訪組記者 黃朝暉 杜鵬 彭瑩羿 1月10日,記者初見石竹社區(qū),這里和鄂州其他的農(nóng)村新社區(qū)一樣:清一色的水泥路鋪滿里里外外,連排的新居整齊劃一,還有一處寬敞的活動廣場。 靠近社區(qū)服務大樓西側(cè)的一幢新居墻根下,社區(qū)居民廖召明與幾位相熟的鄰居坐在一起,享受這個冬天難得的晴朗。 “聽說6隊和13隊那邊開始測量了?”一位中年婦女邊打毛衣,邊問最近村里的新鮮事。 廖召明接過話頭:“不曉得哩,廖老板估計沒錢搞! 廖召明口中的“廖老板”叫廖傳超,是石竹本村人,在外經(jīng)商多年。2010年開始,他出資建新社區(qū),房屋以成本價賣給愿意搬進來的村民。 旁邊一位年輕后生馬上否定了廖召明的猜測:“瞎說,你們不知道。前些時,他搞到錢了,900萬。二期不是在動嗎?肯定是有人要搬進來! 聽到這話,眾人議論紛紛。隨后的采訪中,記者從廖傳超口中證實了此事。原來,村民搬遷騰出的土地用來復墾,生成建設(shè)用地增減掛鉤指標,然后拿到市農(nóng)村產(chǎn)權(quán)交易所交易,所得資金用來建設(shè)新社區(qū)。去年9月28日,石竹村成功交易一筆,獲利900萬元。 “你們都搬過來,種田不是很不方便?”記者的話引來大家一陣哄笑。打毛衣的婦女向廖召明努了努嘴,示意他給我們講講。 隨手將凳子挪了一下位置后,廖召明將家里的情況一股腦介紹出來:“家里的地都承包給別人了,我們拿租金。現(xiàn)在廖老板請我在種植基地做固定工,每月1500塊。老伴打零工,一年也能搞萬把塊錢……” “你給兒子買車的事怎么不說出來?”人群中有人開始“擠兌”廖召明。 廖召明干咳幾聲,有點不好意思地說:“兒子沒讀多少書,一直在外打工。這幾年手里攢了點錢,就給他買了輛車回來跑運輸。面包車,幾萬塊錢而已! 說完,還不忘對剛才那人還上一句:“你們家又不是買不起!币么蠹矣质且魂嚭逍Α 廖傳超搞到了900萬、村民搬進新居不種田、廖召明給兒子買車……聊著一件又一件趣事、樂事、新鮮事,每個人都在開懷地笑。那笑容,宛如盛開的石竹花,幸福動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