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網記者 陳巧玲 通訊員 李莉
古語,知書達禮。文明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(tǒng)美德,是學校德育的重要內容,是學生道德素養(yǎng)的重要體現。而令人擔憂的是,當下青少年文明禮儀缺失現象卻較為普遍:青少年在學校里不懂得尊重他人,不懂禮讓;在社會上不知道如何稱呼他人,不講禮貌;在家里不懂得孝敬長輩…… “從我做起,從身邊做起,文明禮儀我先行……”5月,由團市委等組織開展的青少年“小手拉大手,文明伴成長”活動,正在全市各中小學如火如荼地開展,禮儀教育也引起關注。 “知書”如何不“達禮”
下午四點左右,隨著放學鈴聲響起,小學生們陸續(xù)放學。記者在城區(qū)某小學看到,同時放學的學生很多,還未走出校園的孩子們倒是很有秩序,可一出校門立馬四散開去,互相之間嬉笑打鬧,見到過往車輛行人也毫不避讓。 “反正對面的車還挺遠的,闖紅燈過馬路節(jié)省時間。我平時都這么做的,之前也沒發(fā)生過什么危險,慢慢地就養(yǎng)成一種習慣了!痹诟浇囊粋十字路口,面對學生闖紅燈的不文明行為,一位姓吳的同學不以為然。由于車流量大,此前這個路口曾發(fā)生多起車禍,可是仍未引起孩子們的重視,不少學生一看到有機會就闖紅燈、橫穿馬路,全然不顧交通信號燈的指示。 春天來了,神農公園的杜鵑花開的正盛,常?吹椒艑W路過的學生隨手采摘!案浇牟萜弘S便踩,栽的花隨便摘,你要是上去勸阻幾句,還嫌你嗦,回你一句多管閑事!痹诠珗@休閑的李大爺有點無奈,感慨現在有些孩子越來越“狠”了,不遵守公共秩序,講話粗魯,態(tài)度蠻橫,沒有禮貌。 叛逆期孩子如何管
“感覺孩子長大了,禮儀方面反倒不如小時候……”在一次家長與學生文明禮儀互動活動上,學生家長劉女士認為,低年級的學生在日常禮儀規(guī)范上要好于高年級的學生。這是怎么一會兒事呢? “在幼兒園的時候,老師會告訴他們一些禮儀規(guī)范,孩子都會照做?墒堑礁吣昙,孩子就不那么注意了!眲⑴康男鹤尤缃褡x六年級了,盡管隨著孩子長大,知識增長了,可是脾氣卻變得有些怪,時不時就發(fā)脾氣,還不聽勸。平日休假,劉女士會和丈夫一起參加一些家庭、朋友的聚餐,以往都會帶著兒子同去,可是最近卻很少帶了,“見到親戚朋友,他也不問聲好;有人問話也不回答,總是自己沉默的在一邊! “從禮儀規(guī)范方面來說,在學校里,普遍高年級學生要比低年級的學生管理難度要大!”曾都區(qū)實驗小學政教主任平靜認為,這與孩子成長期的個性變化有一定的關系;同時,隨著孩子知識面及接觸面的擴大,網絡存在的一些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。“此外,現在的小孩都是獨生子女,家長對他們是寵愛有加,在日常生活中容易養(yǎng)成一些不好的習慣! 教師家長應做表率 近期全市青少年開展“小手拉大手,文明伴成長”活動,曾都區(qū)實驗小學還開展了“學習雷鋒好榜樣”評選、感恩父母實踐等活動,而隨州市外國語學校將文明禮儀作為學生日常表現評分考核,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其中。實踐證明,文明禮儀教育不僅孩子受益、家長受益、學校也受益,學校的和諧氛圍也越來越濃。 “要平等地尊重孩子,不要動輒對他們進行打罵。要努力創(chuàng)造和睦舒適、文明禮貌、以理服人的家庭環(huán)境!彪S州市外國語學校一位老師認為,在禮儀教育中,學生家長和老師都應該做到說話態(tài)度誠懇、謙虛,語調要平和,尤其不要當眾處罰或批評孩子,“在公共場所處罰孩子,本身就是不符合禮儀規(guī)范的行為,也會損害孩子的自尊! “我們呼吁更多的家長參與孩子的禮儀教育。教師、家長都應起表率作用,從日常生活的小細節(jié)開始,給他們當好示范!逼届o說,文明禮儀教育除了學校禮儀之外,還包括家庭禮儀、社交禮儀等。“冰凍三尺,非一日之寒!彼J為,學生良好的禮儀習慣,需要學校、家庭、社會的通力合作,長期不懈地堅持培養(yǎng)才能有效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