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記者 陳云
像往常一樣,時針快走到晚上8點半時,郭令整理整理身邊筐子里這半天縫制的帽子,起身和工友們打打招呼,走出車間,快步趕去吃晚飯。一邊走著,一邊琢磨著今天賺了多少工錢,還有多少天可以回家見到妻子孩子了。 郭令是隨縣尚市凈明人,在浙江溫嶺一家帽廠做車工。雖然是位聽障人,才28歲,但這已是他在外打工的第12個年頭了。已近年底,在外打工又是一年了……
8年打工成長為技術骨干
“剛剛出來那年,我當時就想靠自己雙手養(yǎng)活自己。我做到了。現(xiàn)在我能靠自己的能力養(yǎng)家了!12月19日晚,通過QQ聊天采訪郭令時,郭令很慶幸當時沒有因聽力問題而放棄打工,才做到了年收入近5萬元的現(xiàn)在。 兩歲那年,郭令因用藥失誤而致聽力受損嚴重,現(xiàn)在即使戴上助聽器與別人面對面大聲交流,郭令獲取對方語言信息的速度也要比常人慢得多。初中輟學后,郭令強烈的自食其力的念頭打敗擔心出去遭到歧視的不安,來到浙江邊打工邊學手藝!安皇敲總人都有那個耐心,口語交流不行就用手比劃,再不行就寫字!惫钐寡,聽力問題確實為自己打工帶來不便,尤其是新到一個打工環(huán)境時,身邊難免會有異樣的眼光。而由于交流溝通不便,自己也沒有那么多朋友,一個人在外打工的日子更顯寂寞。 但隨著幾年打工閱歷的增加,郭令對自身聽障一事漸漸沒那么在意了,反而漸漸發(fā)現(xiàn)了另外的收獲:一個人靜下來,可以多看多學!爸辽俾牪坏酵饷娴泥须s,我能更快睡著,睡眠質量高!惫钚ΨQ,并在聊天頁面上發(fā)了一個咧嘴大笑的QQ表情過來。 走過心里那道坎,郭令工作漸漸變得積極踏實,不同于流動于溫嶺各帽廠間的其他年輕打工者,郭令已在目前打工的這家帽廠做工8年,收獲了老板的信任與重用,成長為廠里的技術骨干。
最開心的是每天看女兒照片
郭令介紹道,廠里計時包月的工人時間管制較嚴,計件提成的工人時間較為自由,每做一頂帽子工價從幾分到幾角不等。車間開門時間為早8點至晚上8點半,只要車間大門開著,隨時可上下班。當然,干得多拿得多,干得少工錢就少。雖說時間自由,但只要有活大家都搶著做,只要車間不關門,里面總會有工人在忙碌著。 “我們打工的沒有什么節(jié)假日概念,就像農民沒有節(jié)假日只有農忙農閑一樣!12月19日晚上8點40分,當記者終于見郭令手機QQ上線準備采訪他時,郭令告知他正在吃晚飯,肚子早餓得咕咕叫了。問他5點多時為什么不吃一頓時,郭令稱 “我倒是想吃飯,可是沒時間,半小時就是十幾元錢啦!蹦甑谆顑憾,郭令常常是做到車間關門時才離開,除了中午吃午飯,一整天就坐在工位上不停地縫制。 當問及平時放假多不多時,郭令答道:“快了,馬上就可以回家見到老婆孩子了!辈⑿ΨQ,為了賺錢養(yǎng)家在外打工,最揪心的便是想家,想家里的妻子孩子,12月剛到就開始數(shù)著日子盼回家了!霸谕獯蚬ひ荒辏铋_心的就是每天看到妻子發(fā)來的女兒的照片。”晚上下班再晚,也要與妻子聊聊視頻,看看熟睡中的女兒。
勤思勤學每天都在學技術
出來打工頭幾年,因為不懂技術,沒有手藝,郭令曾先后做過雜工、去摩托車廠做過車架等,工資包月僅300元?紤]到這樣下去非長久之計,郭令權衡之后,選定了縫紉這一行業(yè),一干便是10年。 為了在手藝上能有所突破,2005年郭令曾離開目前所工作的帽廠,去其他幾家制衣廠工作過!熬褪窍攵嗫纯炊嘧鲎龆鄬W一些。那段時間,我的手藝提高不少!惫钫f,后來因原帽廠老板的信任和看重,自己再次回到帽廠。而他也意識到了,自己十分看重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尊重,而這一認識,也是他打工以來的另一種成長收獲。 活兒少時,其他工友大多與老鄉(xiāng)一起逛街玩樂,而郭令則是去當?shù)匦氯A書店看書,或是上網看新聞查閱資料,豐富自己!霸诠ぷ魃,我不會滿足于現(xiàn)狀,我每天都在學習技術,以提高自己的技能。我做車工,但所有工序我都熟練,同時我還會修機器,有時候還幫同事修!惫钫f。
|